在线学习

这绝不是一篇指责妈妈的文章,

而是想从专业角度与你分享:

为什么爸爸必须参与孩子的成长?

 

1

 

我和同事前一段时间应邀到某小学为一、二年级的家长组织了两次沙龙,每次大约有30多位家长参加,基本上都是妈妈,零星地点缀着几位爸爸。

我简单统计了一下,家长们认为在学习和其他方面有问题的孩子,男女比例大约是4:1。

妈妈们反映男孩子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我管理能力差,比如不按时睡觉、不按时起床、不按时洗澡、爱玩游戏、爱看漫画、作业拖沓;

还有就是和同学相处的时候下手不知轻重,情绪控制能力差等。

听完妈妈们的描述,我很惭愧,都有点坐不住了。

因为这些家长把我视作专业人员,来向我讨教让孩子听话的妙招,可是这些所谓的毛病和问题我小时候都有,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比如把活的毛毛虫放到女同学笔盒里,同桌落座时突然把凳子抽走,老师讲课时用小镜子晃黑板等各种恶作剧。

我曾经在中学操场上看到一群跳大绳的孩子,两个人一人一头摇一条长绳,其他孩子排着队一个一个连着跳。

每次轮到一个男孩子就会中断,因为这个个子比我还高的哥儿们跳绳时总是捂住头,生怕绳子会抽到自己白嫩的脸,一紧张动作就变形,顾了头就顾不到脚了。

我还在中学门口看到一位妈妈,每天接儿子放学时,总是和比自己高一头的儿子十指相扣,依偎着并肩同行。

我特别好奇,如果有一个暗恋儿子的女同学就走在他们身后,她会是什么心情?

每每看到类似的场景,总会出于职业的敏感,不由自主地为这些孩子的未来操一份闲心。

 

2

在中国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家庭中,孩子的养育主要是由妈妈来负责的,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。

妈妈们非常的尽职尽责,

有的妈妈为了抚育孩子辞去了工作,

有的妈妈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不断地学习充电,

有的妈妈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孟母三迁,这些都没有问题.

但是可能很多妈妈忽略了一个问题:你的孩子是男是女?

孩子从出生到两岁左右,性别都是一样的,妈妈们会用同样的方式抚养。大约两岁以后,性别的差异逐渐显现。

比如男孩子的语言能力平均比女孩子发育要晚一些,运动能力要早一些,很多妈妈对孩子的运动能力没有多大兴趣,而更看重知识的学习。

当男孩子疯狂地上蹿下跳时,会被批评为调皮捣蛋;

女孩子随意地背几首诗词,会被夸奖为聪明伶俐。

在这样有意无意的引导下,男孩子也会努力收敛自己的身体活力,向女孩子的特长靠拢。

或者折中一下,玩一些相对安静的游戏,比如乐高、拼图、陀螺之类。

很多孩子的家庭抚养者除了妈妈就是祖父母和保姆,在这个缺乏男性色彩的氛围中,男孩子的性别特征很容易被忽略和抑制。

孩子上了幼儿园,遇到的也都是女教师,她们都希望孩子们上课时乖乖地坐好,挺胸抬头手背后;

走路时一个拉一个,不吵不闹不乱跑。要求孩子们必须睡午觉,据我所知精力充沛的男孩子没有一个喜欢睡午觉的。

我当年上幼儿园时,一到午睡的时间就假装上厕所,然后在里面呆一中午。

不爱睡午觉又不会变通的男孩子,就会被老师贴上不守纪律的标签,有意无意地受到打压。

幼儿园老师平时也是更多地看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、识字能力、描摹绘画能力(画得越像越好)、唱歌舞蹈能力等,这些都是男孩子天生比较吃亏的项目。

有位妈妈说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向她反映她儿子画画不行,每次都很严肃很认真,还给她推荐专用的画笔,让她帮助儿子回家多练练。

妈妈很不服气,但也只能在心里抱怨:为啥幼儿园不比赛跳高、投篮、骑滑板车?这样我儿子就扬眉吐气了。

有些幼儿园接受了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,破天荒地引进了一位男老师,结果还是练舞蹈的。(我绝不是歧视练舞蹈的男老师)

只是国外的幼儿园会定期邀请一些户外探险家、特种部队退役战士、猎人、护林员、消防员、警察、运动员等阳刚气更浓烈的男性。

给男孩子们讲述他们惊险刺激的故事,展示他们擅长的工作和生活技能。大一点的孩子就会定期参加一些户外活动,比如露营之类的。

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会学习斧子、锯子、锤子等工具的使用,会练习打绳结、搭帐篷、爬树之类的技能,这些都是男孩子大展身手的好时机。

让人欣喜的是,现在我们很多的幼儿园已经对这些细节开始重视起来。

明星宋丹丹的儿子英巴图今年27岁,也是影视演员,高高壮壮斯文礼貌挺有观众缘。

前一段时间看某个综艺节目,有一段是导演要求巴图自己动手做一个鸡笼。

节目组提供了全套的木工工具和一本工具书《木工手册》,木头也都加工成现成的木条方便使用。

结果巴图对着一屋子的工具发呆许久,把《木工手册》从头翻到尾,又从尾翻到头,老虎吃天,无处下爪。

后来在另一个人的帮助下,花了几个小时,用五根木条钉了一个松松垮垮的架子,这架子必须要靠到墙根上才能勉强立住。

这个鸡窝连鸡都要小心翼翼,一个不留神就会撞塌。

看到这段我笑得胃疼,真心要好好感谢一下我爹,从小教我使用各种工具,我不仅会补车胎,还能把自行车拆成零件再组装起来。像这样的鸡笼我一小时能做四个。

巴图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20岁的弟弟英如镝(满族名英巴彦),是现役的中国国家冰球队主力。

2016年参加过世界最高水平的冰球职业联盟NHL(国家冰球联盟)的选秀,没有意外的话,会在2022年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冬奥会。

有如此多相同的遗传基因,成年后的男性气质却表现出如此巨大的不同,英巴图和英巴彦相差的,就是一个爸爸的距离。

英达与宋丹丹离婚后,巴图跟着妈妈,与生父不联系,胆小听话不淘气,唱歌跳舞会演戏,看起来成长得也不错。

英巴彦从三岁踏入冰场,到远赴美国学习训练,父亲英达一路陪伴,从未缺席,这才成就了一位驰骋冰场的悍勇少年。

我无意八卦明星的家事,只是这个例子比较典型而已。

这不是巴图一个人的问题,而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。

本文由课成网校http://wx.kwk100.com编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