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学习

物理教研组长、高级教师 李斌

      初中到高中的物理学习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台阶,这意味着初、高中物理学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,这主要体现在学科内容的差异和学习方法的差异。面对挑战,同学们不用过于担心,实验中学的老师们会帮同学们搭建好脚手架,设置好阶梯,帮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越这个台阶。以下是给大家的三点建议:

一、喜新不厌旧——做好新旧知识的同化,巩固“衔接点”,发力“生长点”。

       高中物理学习是将初中所学知识进一步精确化、深刻化的过程。这里的“衔接点”指的是初中教材中已经讲过的知识点,如高中所学的重力、摩擦力、力的图示、二力平衡等,这些内容是高中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基础,应及时复习巩固,需要时能准确熟练地再现。“生长点”是指初中未学过而高中老师新授的知识点,如:滑动摩擦力的定量计算公式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等,这是暑假预习过程中应该重点发力的部分,可以通过反复研读教材,做典型例题等方式提前了解,把不清楚的地方做好标记,开学上课时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解。把握了“衔接点”,可以让初、高知识浑然一体;明确了“生长点”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有的放矢、重点突出。

二、掌握“渔”比得到“鱼”更重要——首先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。

1、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,要重视概念建立和规律得出背后物理学家的思维过程,体会科学家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方法,在阅读和听课过程中,关注定律的成立前提、使用条件、拓展结论等,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,逐步形成分析、判断、归纳、总结的抽象思维能力,提升自学能力和听课质量。

2、重视动手能力的养成,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,定律的得出要经过实验的严格论证,在做实验的过程中,要学会在生活场景中提出问题,对有形的物理现象进行抽象构建物理模型,制定可行方案,通过实验采集数据,分析、归纳数据并能得出结论,养成科学研究习惯,锻炼研究能力,以领悟认识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。

3、做习题的过程中应着重总结思路和方法。按照“审视问题、回归知识、建立模型、陈列方程、数学运算、检验审核”的思维操作过程,学会归纳、分析,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,实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。

三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——准备好必要的数学知识。

      高中物理问题的解决,需大量使用代数、函数、三角函数、图像、向量(即矢量)、极值等数学知识,要求同学们能熟练用数学语言表示物理问题并计算出最终结果,假期应回顾和自学常用的数学知识,如:一次函数的图象、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和截距、几何中心、三角函数、不等式、二次函数的极值等等。学好这些数学知识,我们的高中物理学习势必如虎添翼,否则,会让我们的物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,同学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。

      高中物理的学习有趣又富有挑战性,学物理的意义不在于记住多少物理知识,更重要的是锻炼我们的科学思维。睹物思理,可贵的是学科敏感,悟物穷理,诠释的是学科执着。希望同学们在假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,开学后配合好老师一起把物理学好,尽快完成台阶的跨越,实现完美蜕变。

本文由课成网校http://wx.kwk100.com编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