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成网校

考点解析:

1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,理清思路,把握文意,概括要点。

(1)概括文章(段)内容。

(2)归纳文章主题。

(3)理清文章结构思路,把握文章的线索、顺序及结构层次,故事情节等。

2、结合具体语境,品析重点词语、句子、段落的含义及作用,赏析特色语句。

(1)理解、体味,推敲词语的意义,体会其表达作用。

(2)体味、感悟句意,体会其表达作用。

(3)理解文中重点段落的作用。

(4)鉴赏语句,品味其丰富的意蕴或独特的表达。

3、在阅读中分析叙述、描写、议论、说明、抒情等表达方式及作用,赏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及技巧。

4、分析、评价人物形象。

5、拓展延伸,创意表达。

(1)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。

(2)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,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。

(3)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,从中总结有益的启示。

(4)能根据作品所提供的情境进行合理的想象,有创意地表达。

技巧指津:

一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

1、理清思路

(1)把握记叙的顺序及作用

①顺叙:按时间的先后叙述。

作用:使文章的脉络清晰,层次分明。

②倒叙:先写结果,再写原因、经过。

作用:设置悬念,吸引读者,增强文章生动性,引起下文内容的叙述。

③插叙: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,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,插进有关的 另一件事情。

作用:补充交代了……,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,故事内容更加充实,为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。

(2)理清线索

① 注意文章的标题,不少标题就是线索。

②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联,有的是以时间变化为线索,有的是以空间转移为线索。

③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: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以具体的人、事、物为线索。

④注意抒情、议论句。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。

(3)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

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。

②按地点转移划分。

③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。

④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。

⑤按“总——分——总”的结构特点划分。

⑥小说按“开端——发展——高潮——结局”四个情节划分。

2、概括文章(段)内容

(1)紧扣人物、事件的起因、经过、结果或事物的主要特征等要素

(2)盯住开头结尾句、段落间的过渡句等重点语句。

根据故事情节的常用格式是:

“某人因为……做了……事情,最后……”

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:谁做了什么?(可适当添加时间、地点、起因、结果)

3、归纳文章主题

(1)理解标题

①有的标题很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,所以可根据标题确立中心。

②有的标题是一语双关,解题时不仅要弄清它的表层含义,还要弄清它的深层含义。

③有的标题很形象,运用了比喻、拟人等修辞,能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其本体、喻体,也就是理解了主题。

(2)抓关键语句

①过渡句

②开头结尾句

③抒情议论句

④反复出现的句(段)

(3)分段(层)概括:如果找不到关键句,文章比较复杂,就“化整为零”,分段(层)概括段意,最后整合为全文中心。

记叙文概括文章中心常用的格式是:“本文记叙(描写、介绍)了……,表达(抒发、赞美、歌颂、讽刺、揭露、反映)了……”

本文由课成网校http://wx.kwk100.com编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