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学科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,助手分享一份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,建议家长为孩子收藏起来,并利用寒假时间对小学知识点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复习!
01
查字典的方法
1、 音序查字法。
如:鼎dǐng,先在“拼音音节索引”中找出音序(D),再查找音节(dǐng)及所对应的页码。
2、 部首查字法。
如查“挥”字,先在“部首目录”中找到(扌),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“检字表”页码,在“检字表”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(6画)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。
3、 数笔画查字法。
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,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,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。在“难检字索引”中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,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。如查“乙”,在“难检字索引”中查(1)画。
02
理解词语
1、 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,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。
如:“疾驰”,“疾”是“飞快”,“驰”是“奔跑”,“疾驰”就是“飞快奔跑”的意思。
2、 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。
如:(近义)“焦急”就是“着急”的意思。(反义)“熟悉”就是“不陌生”的意思。
3、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。
如《养花》一文,从“到院子里看花—回屋工作—再出去—再回屋”,就可以猜出“循环”是“不断重复”的意思。
03
选词填空
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、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,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填。
如:正确 准确
1) 勘测地形必须十分(准确),不能有半点马虎。
2) 这个意见提得非常(正确),我应该接受。
04
变换句式
1、“把”字句或“被”字句。
改写时可这样思考:什么“把”什么怎么样;什么“被”什么怎么样。注意: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。
如:我打死了一只老鼠。应改为: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。不能改为: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。
2、转述: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。
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,要去掉冒号、引号,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,但不能改变句意。
如:王老师对小明说:“我下去买水,你在这里好好练习。”改为转述句:王老师对小明说,他下去买水,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。
3、陈述句和反问句:
转换特点:陈述句—反问句 (肯定)—(否定),(否定)—(肯定)
如:马跑得越快,离楚国就越远。——马跑得越快,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?
4、 肯定句和否定句。
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,一定要在句子中加“不”“没有”等词,然后将“不”“没有”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。
如:“肯定句”改为“否定句”。街上的人很多。——街上的人真不少。
05
扩句和缩句
1、扩句: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,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。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、充实,但主要意思不变。
如:小明去看电影。
应扩写为:小明(穿着一件新衣服,高高兴兴地)去(新华电影院)看电影。
不能扩为: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。
2、缩句:首先把句子分成“谁”“做什么”或“什么”“怎么样”两部分,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,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,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,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。
如: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。
应缩写为: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。
不能缩为:曹操听到呐喊声。
06
修饰句子的方法
1) 比喻:
常用的比喻词有“好像”“犹如”“仿佛”等,有的比喻句用“成了”“变成”“是”等代替比喻词,如:我们是祖国的花朵。比喻句的特点是: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,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。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,如: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。(X)
2) 拟人:
把物当作人来写,使物像人一样。如:蜻蜓飞过来,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。此句用“告诉”“快乐”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。
3) 夸张:
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。如:(夸大)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(缩小)在巴掌大的牢房里,他照样锻炼。
4) 排比:
把意思相联、结构相同或相近、字数大体相等、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。如:这庄严的宣告,这雄伟的声音,传到长城内外,传到天山南北,传到白山黑水之间,传到大河长江之南,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。
5) 设问:
自问自答。如: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?不是的。
6) 反问:
无疑而问,问而不答,答案暗含在问话中。如: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?
本文由课成教育http://wx.kwk100.com编辑发表
-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