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上一对一

“几何证明的这道作业课堂上没听仔细,我要看看老师的微课视频。”前不久,柯桥区实验中学初一年级的胡宏宇同学,用妈妈的手机打开了学校的“微课”链接,看了一遍数学老师“几何证明中的截长补短”“八点钟微课”视频后,顺利解出了难题。

为了让学生在家随时享受教师免费教学辅导,从这一学期初开始,柯桥区实验中学试点推行“八点钟微课”,由学科教师借助录课工具,提前录制当天作业题的讲解过程,每道题目生成一个微视频,并上传到八点钟微课堂平台。学生可以查看疑难作业题的详细解题过程,自行订正和巩固。目前,这个“八点钟微课”通过嫁接互联网和大数据,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所接受,并且以其特有的优势,对学生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。

一次培训讲座引发创新

中学生回家作业不会做怎么办?传 统的方式,要么电话请教老师,要么请教家长。但并非所有家长都会做,于是,孩子们只好留到第二天再请教老师。第二天,老师会批改学生作业,并专门抽时间来进行讲解。这种模式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压力,家长也常常无能为力,实在没辙,只好把孩子送到培训班,让培训班老师来教。

 

“这是一个困扰家长、困扰学校的传统模式——家长陪读帮忙解题心有余而力不足,老师每次作业讲解讲多遍,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点。”柯桥区实验中学的校长董建康说,这几年来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家庭作业的效率,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灵动学习的载体。

2016年,学校邀请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校长郑荣玉来实验中学讲座,讲座内容就是微课制作。教师把重要的知识点做成微视频发到线上,学生可以通过账号进入平台,免费点击学习,而在后台,有多少学生点击学习了,学了多少时间这些数据都是一目了然,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。

“以往讲座讲完教师基本都散了,而这次讲座后有很多教师留下来,向郑荣玉校长咨询各种关于微课制作的问题。”柯桥区实验中学办公室施老师说,这次讲座改变了原先的家庭作业模式,大家都觉得这种新模式可以在教学中尝试。

想到就做,在校长董建康的支持下,柯桥区实验中学开始尝试制作微课,先是去上海那家高级中学考察学习,回来后找了一家软件公司开发技术,然后教师们开始录制微课。有的教师之前没有做过微课,对录制设备也不是很在行,从资料准备到录制,一次微课需要投入四五个小时,而且因为设备问题,录制的微视频音质效果不够好。本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和热爱,教师们一次又一次地摸索,并找到合适的新设备,一个个数学、科学微课呼出欲之。

学生学习更加自信轻松

现在实验中学推出的微课已经有386个,包括数学、英语、科学等各门学科,每堂微课时间为5到8分钟,微课上线后,与家长的手机绑定,每天晚上八点推送,学生遇到家庭作业思考后仍然不会做的情况下,可以打开微课寻求帮助,学习视频里老师的解题思路。

“我基本每天都看微课,尤其是一些化学题,一开始自己也没解题思路,问爸爸妈妈也不会,所以每天完成作业时间也会比较长。”正在读初二的毛吉萍同学说,现在有了微课,遇到不会做的作业,就打开微课看下老师的解题方法,思路一下子开阔了,做作业也快多了,以前一般都做到晚上9点以后,现在有了微课,一般晚上8点半就能完成家庭作业,而且比较轻松。

初二年级的胡宏宇也是微课的常客。以前遇到不会做的作业,胡宏宇同学先是自己想,然后再去翻一些做过的试卷,或者打电话问任课老师,有时候一个题目翻来覆去问半天才弄懂怎么做。“微课视频里老师面对面、一对一的辅导感觉很亲切,而且可以反复看。现在我能及时弄懂不会做的题,有些哪怕会做的题目,我也会看一下微课,看是不是和老师想到一块儿,以后遇到同类的题目可以举一反三,这对我帮助特别大,学习变得轻松了,成绩也进步了!”胡宏宇说。

教师从传统教学中脱离出来

实验中学有两个校区,同一学科同一学段的老师至少有14名,按照学校设计,任课老师设计校本作业和制作微课,一般两个老师两周轮到一次制作微课。数学老师唐秀萍录制微课一般录制一道题大概需五分钟左右,再发布到平台上,设定学生开放时间。唐老师说,以往,办公室里经常挤满了来订正作业的学生,自从启用了“八点钟微课”,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后,可以借助家长手机进入平台,自主订正和巩固,这就大大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、个性化辅导所需付出的工作强度。“我们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精力来研究课堂教学。”涂老师说。

“自从开设作业微课后,我们还取消了集体作业讲评,也为学生节省不少宝贵的时间。“实验中学相关负责人说。

此外,教师通过平台还能省时、省力地定位到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作业情况。该平台会自动收集学生观看视频情况,视频点击量以及停留时间长短等数据,供教师科学分析全班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,梳理出易错点和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,便于第二天进行重点讲解。“以往我们只有通过批改作业大致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,现在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,便能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情况,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。”实验中学科学老师宋国美说。

家长减负更“接地气”

实验中学推出“八点钟微课”以来,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欢迎。章女士孩子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偏上的,但在平常做家庭作业过程中,还是有一些题目不会做。而章女士自己对初中的题目,大部分也不会做了,即使有些数学题目会做,也会不自觉用高中或者大学的思路去帮忙解题,但孩子没学过,讲了半天一知半解。有时候网上虽然可以查到答案,但却查不到解题思路,到时候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。“现在老师在微课中只提供解题思路,引导孩子自主思考,这样有利于他全面掌握知识点,真的最好不过了。”章女士说。

初一家长沈女士说:“原本家里请了大学生辅导孩子做功课,现在有了自己班级老师录制的作业讲解视频,更有针对性,注重突出难点,老师的讲解风格孩子也熟悉,对既节省时间,又免去了请家教的成本,是一举两得。”

“微课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支撑,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通道,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的特殊需求,他具有明显的‘定制’色彩,给学生必要的选择权,能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、按需学习。”柯桥区实验中学校长董建康说。

本文由云课成http://wx.kwk100.com编辑发表